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世纪中国小说的“山海风”——《山海经》与新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学想...
  • [摘要]新世纪初期,中国作家频频取法于《山海经》来进行小说创作,使得小说领域“山海风”盛行。作家们或者以碎片截取《山海经》的方式来“故事新编”、构织玄幻传奇,或者将《山海经》中的传说与当代生活嫁接来观照现实,或者沿用《山海经》“殊方异物”的想象模式来构建异境、异物等奇异形象,显示了中国新世纪小说对《山海经》精髓的吸纳和创造性转化。新世纪小说领域之所以“山海风”劲吹,与学术界对《山海经》的重新发现、当代作家对《山海经》的审美认同,以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小说中的“山海风”创作现象,昭示着中国作家创新突围的路径和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精神的回归,也必将带动古老的经典和当今的中国文学走向新的价值高度。
  • 曾利君
  • 全文[ PDF 1701.0 MB ] 2019.6(8):184-191  共有 820 人次浏览
  • 改革文学” 的个人权利书写与文学转型
  • [摘要] “改革文学”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介入性,以表现国家意志,描写伟大变 革为基本特征。但不少“改革文学”的代表作中书写了大量的个人权利诉求。这些权利 可以分为经济权、自主权、恋爱权。改革的诉求与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在文学中相互交织, 它让文学的“人欲”书写具有一种参照,既不落入过度的政治描写,又不陷入自然主义 的窠臼 , 具有文学转型期的标本意义。
  • 尹 林
  • 全文[ PDF 1501.0 MB ] 2019.4(8):184-192  共有 1076 人次浏览
  • 转折与延续——论李凖的《黄河东流去》
  • [摘要]李凖《黄河东流去》体现了20 世纪70— 80 年代文学转型时期的“过渡性”现象,体现了作家对前后两个时期现实主义写法上的双重反思。通过书写黄河难民的“家史”和“村史”,作家试图思考黄河文明中“家”与“乡里乡亲”的深层情感结构。通过对“李麦”“算命先生”等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盈利性商业的不满,也写出了受苦农民革命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自发性。这些主题延续了李凖合作化小说关心的农民觉悟问题,在农民形象的刻画上,作家试图寻找更唯物主义的解释。
  • 李海霞
  • 全文[ PDF 1760.0 MB ] 2020.4(9):185-192  共有 399 人次浏览
  • 隋代文学南北融合的观念与历史
  • [摘要]《隋书·文学传序》对南北文学的论述,构成了中国文学史“南北融合”论的基础。现代学者的质疑,揭示了“南北融合”论出于初唐史家建构的“观念”性质。综合考察隋代文学南北融合的文学史进程,可以描绘出“观念”背后的“历史”:周人在文学上尚质而轻文,明确颁行反对南朝文风的文化政策,这既是平陈战争动员的需要,亦是打压山东士族的政治现实所促成;旧齐文士多受南朝文风影响,在东西对峙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之下,不少人回归乡里,造成学术和文学的地方化,由此,在反思南朝文风的同时回归本土的汉魏旧传统,展开了南北文学的曲折融合;陈人入隋后自藩府到秘书省的任职轨迹,彰显出其寄生于皇权的特质,南朝绮靡之风在北方京洛得以存续,却未能熔铸开新。《隋书》撰者多为齐人,《文学传序》以南北文风对立且并行,具有为北方文化争正统的意味。南北双向融合的审美理想,掩盖了北方效法南方文学这一单向的历史进程,南北融合“观念”的形成,正是从其遮蔽的“历史”中衍生而出的。
  • 马铁浩
  • 全文[ PDF 1789854.0 MB ] 2022.5(11):185-195  共有 195 人次浏览
  • 权力话语与故家叙述 ——明代台阁文人族谱序的文体新变与功能转型
  • [摘要]明初洪武、建文时期,族谱序书写零散,不成规模。永乐以降,族谱序数量骤增,台阁文人族谱序繁兴,其文体内涵、形态、体制等诸多层面异于明初,呈现出大为不同的话语逻辑与言说方式,为族谱序书写注入了新质。台阁文人通过变造世系等手法重构谱系,完成了符合儒家礼教的文化建构,使族谱序向功利化书写的新面向转变。台阁文人对故家传统与诗书嗣连的强调,使族谱序化身为江西籍台阁文人集体的强势话语系统,强化其在社会利益格局中书写权力与话语的争夺,推动其在地域性政治竞争中博取更多的文化资本。永乐至成化间台阁文人族谱序向独特的科举仕进意义、宗族建设意义、地缘政治意义的转捩,昭示出独特的文体价值与文学景观。
  • 李晗
  • 全文[ PDF 9038934.0 MB ] 2023.2(12):185-194  共有 171 人次浏览
  • 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
  • [摘要]手抄本在日本代表了渊源自中国隋唐时期的知识与文化,也承载着平安时期以来各博士官的家族学问与尊严,甚至作为权贵阶层所独占的文化资源,成为王权的象征。面对基于手抄本的古典传统,日本镰仓幕府所在的关东地区从中国传来的刊本身上寻找到对抗力量,京都贵族对此有所行动。以藤原式家为代表的日本贵族摸索出一套适应崭新文本现实的举措,形成《文选》九条本独特的文本面貌:一是保留“本云”“证本”“家本”等身份标记,注重文本底本的权威性;二是在古钞本的眉栏、栏下、栏间及纸背记载丰富的注记内容,融合刊本的信息,甚至据刊本改动底本用字。通过梳理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有助于充分认识日本现存古钞本的历史形成背景与文本面貌来源,深入揭示书籍载体从手抄本向刊本的演进历程与文化动因。
  • 高薇
  • 全文[ PDF 1627327.0 MB ] 2023.1(12):186-194  共有 103 人次浏览
  • 论中古志怪中的图像与文学
  • [摘要]画图神异故事以神异化的方式,记录了图像带给观画者强烈的视觉感知。关于图像的幻觉故事,是词语与图像关系的志怪化表述。通过梳理《太平广记》《历代名画记》《酉阳杂俎》等文献中的画图神异故事,可以将其题材分为三类:一是以神化绘画技艺、宗教仪式为基础的异闻故事;二是因宗教图像的感染力产生的畏怖故事,如“黄花寺壁”等;三是“美女下墙”一类对叙事文学影响较大的“术画”故事。通过对志怪及其背后历史细节的探究,可以将分布广泛的怪异故事做整合式概观,从而一窥那个画壁林立、以写实技艺为追求的中古时代,支配着民间大众的视觉审美观念。
  • 王昕
  • 全文[ PDF 1709782.0 MB ] 2023.4(12):186-194  共有 81 人次浏览
  • 花担上的帝京:宋代卖花诗词的都城感知及文学意蕴
  • [摘要]宋代诗词中存在大量卖花书写。都城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最为典型地承载着花卉买卖的行为,也最为直接地激发了文学中的卖花书写。卖花诗词包含着宋代文人对都城的新鲜感知,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会,又有对王朝气象的敏锐把握和潜在思索。基于对都城的独特感知,两宋文人创造了清新优美的卖花意境,积淀了丰厚的审美意蕴。对卖花诗词的考察,为透视都城文学的发展变迁提供了一个精致而深邃的视角,也为深入都城文学的内在肌理提示了新的可能。
  • 周剑之
  • 全文[ PDF 1817552.0 MB ] 2022.3(11):186-194  共有 267 人次浏览
  • 发现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历史重塑
  • [摘要]利用《春秋繁露· 止雨》篇及银雀山汉墓所出历谱,可以确定董仲舒“天人三策”对策时间为元光元年(前134)五月,在汉武帝开始尊儒之后,而非之前。独尊儒术的过程中,田蚡和公孙弘先后是关键人物,董仲舒的作用并不突出。汉宣帝初年,为了制衡霍氏家族,宣帝重新赋予丞相实权,起用儒生魏相为相。魏相喜用汉故事,从档案中整理出许多策奏以供参考,并特别推重贾谊、晁错、董仲舒的奏议,此后三人的文章开始在儒生间流传。至刘向则对董仲舒推崇备至,并直接影响了《汉书· 董仲舒传》的纂述。以刘向为代表的儒生群体有意无意地重塑了西汉历史的叙事结构,通过强化贾谊、董仲舒等儒生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凸显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 徐建委
  • 全文[ PDF 1810260.0 MB ] 2022.2(11):186-196  共有 223 人次浏览
  • 论元朝的社会特征与文学格局
  • [摘要]立足于元王朝的社会特征,从其一统格局的形成以及文学格局自身独特性角度出发,观照文人群体流动的背景、流向区域以及可能造成的创作影响,可以发现,元代文坛与元朝形势始终相副,总体上体现出崛起于西北、终迄于东南的特征。元中晚期之前的文人群体分布和文学格局体现出较明显的大一统、多民族、多文明碰撞交流的特征,末期则体现出裂变、东南地域性增强的倾向。元代文学的研究需要进行跨朝代的通观研究。
  • 邱江宁
  • 全文[ PDF 1498942.0 MB ] 2021.3(10):186-194  共有 377 人次浏览
  • 论唐人对汉魏乐府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摘要]汉乐府产生于原生乐府的体制之中,往往因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而创作,并围绕该事件展开,随之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故班固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加以概括。在魏晋以后的文人拟乐府创作中,汉乐府的这种叙事传统逐渐失落。唐人乐府重新学习汉魏乐府的叙事传统并加以个性化的发展,自盛唐李杜以后,主要衍为二流:元白、张王的新乐府创作,主要受杜甫影响;韩孟一派,尤其李贺,下至于受李贺影响的温庭筠,则主要受李白影响。从李白、李贺到温庭筠,其乐府诗的共同特点是造奇与自我作古,相对于汉乐府的客观化叙事来说,主观化因素明显增加。
  • 刘青海
  • 全文[ PDF 1697.0 MB ] 2020.1(9):186-193  共有 453 人次浏览
  • 《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
  • [摘要]“反封建”和“反抗绝望”是解读《祝福》的两种通行思路,但从作为“真问题”的“祥林嫂之问”入手,或可另探新途。《祝福》的第二次“归乡书写”开始了鲁迅既批判传统,又批判青年的精神历程,让鲁迅打破进化论的束缚,挣脱了“历史中间物”身上的“有罪感”,以及由此导致的启蒙困境,开创了以“活的人”为立足点的现代中国“鲁迅思想”。
  • 段从学
  • 全文[ PDF 1672108.0 MB ] 2021.2(10):187-196  共有 700 人次浏览
  • 作家书库里的故事——论王安忆阅读、课堂和随笔之间的互动关系&nb...
  • [摘要]通过整理材料,可以发现王安忆的“个人书库”与六七十年代的阅读、任职复旦前后开设的小说课堂、作家在各地旅行所发表的演讲文本之间,发生着相当密切的交互印证关系;还可以梳理出她在面对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写作风习和文坛观念时,通过自我反思留下的鲜明痕迹,及其小说创作上深厚自觉的古典主义气质。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作家的图书目录,显然蕴藏着许多有待进一步被认识的文学史材料,这也许可以发展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研究的又一个增长点。
  • 程旸
  • 全文[ PDF 1490966.0 MB ] 2022.4(11):187-194  共有 195 人次浏览
  • 元刊十卷本《阳春白雪》残缺真相探微及相关曲学史问题考论
  • [摘要]元代杨朝英编选的《阳春白雪》,是现存第一部元人选元曲总集,具有散曲文献元典的重要性质。该集现存两种元刊本。在两种元刊本中,一种是分前、后两集的十卷本,另一种是不分集的残二卷本。人们一般以为十卷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又是最早的刊本,所以历代之翻刻、影印皆以之作为底本。但实际上,十卷本是一个貌似完本的残本。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是:究竟十卷本在前,还是残二卷本在前?有前辈权威专家认为十卷本在前,但经过仔细比勘可知,并非十卷本在前,而是残二卷本在前;且十卷本与残二卷本对应卷数之收曲数量较二卷本大为减少,也并非如论者所言是编者杨朝英的“重订”或“重编”,而是书商射利、删削原书并分裂卷数的结果。书商的肆意删削,与作者游戏笔墨的创作态度、编者以文传(歌)曲的编辑目的、读者“也唱得”的实用标准又是密切相关的,这就决定了早期曲文本的特征,我们在研究有关曲学史问题时应予以注意。关键词
  • 赵义山
  • 全文[ PDF 1958.0 MB ] 2021.1(10):188-196  共有 612 人次浏览
  • 《戏剧概论》与田汉民众戏剧思想的跨文化考论
  • [摘要]学界对田汉所译《戏剧概论》存在广泛误解,因寻遍全书只见一位原作者之名,即岸田国士。殊不知被田汉多次有意无意隐去的楠山正雄,其实是该书另一位原作者。围绕《戏剧概论》,通过文本细读与话语分析,可以管窥田汉民众戏剧思想的一个侧面及其与国际民众戏剧思想的连带关系。编译《戏剧概论》作为撬开田汉“左转”前后的一个文学事件,蕴藏着田汉“左转”的思想密码,于长期断裂式的理解之外,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把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田汉戏剧思想连续性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中日两国民众戏剧思想与社会思想之间互动交往的历史图景,以及20世纪初世界民众戏剧思想从法国到日本再到中国的旅行过程中的在地化过程。
  • 陈思
  • 全文[ PDF 1659523.0 MB ] 2021.4(10):188-197  共有 460 人次浏览
  •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 [摘要]近年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促使当代散文格局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既得益于全媒体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又是当代散文话语方式转换的结果。新文化大散文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大散文。它推崇中国“文”的传统,强调回到中国精神的“元气时代”,从中寻找散文变革的力量。其实质是顺应时代和散文的发展趋势, 以散文的自由和质疑精神,挑战散文的固态话语方式,解构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立场和话语策略。非虚构写作,作为取代报告文学的“时代文体”,它偏重于民间立场和个人视角,以寻找真相为旨归,是一种介入现实、强调在场、直面社会问题,带有质疑性、揭示性和批判性的“危机叙事”。考察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其意在于重新理解和确立散文的意义,重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散文的边界以及散文与时代、与读者的关系。
  • 陈剑晖
  • 全文[ PDF 1629607.0 MB ] 2022.1(11):188-196  共有 219 人次浏览
  • 字的魔方:论张枣诗歌的韵律节奏与智性抒情——以结构助词“之”为中...
  • [摘要]张枣的诗歌写作长于古典意趣的转化与顿歇节奏的变换,以结构助词“之”为中心的定中短语在张枣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变形,既具备一定的颗粒感与完整性,又凸显出节奏的错落与诗意的幽微。张枣诗歌音节节奏的轻重与意象节奏的转换,以及在诗歌句法节奏层面的停暂勾连呈现出别有意味的重复现象与韵律特征。张枣诗歌的分裂意识、隐喻转换、元诗写作等系列的语言试验通过诗意经验的紧缩与释放,从消极主体的审美经验中进行主体精神的思想辨识。张枣以其个性和眼力重新检视、发现传统并生成新的诗意,他的诗歌有着精微而委婉的美学气质,拓展了现代汉语诗歌的智性抒情并对诗歌写作的生长方向具有积极的启示。
  • 周俊锋
  • 全文[ PDF 1679.0 MB ] 2019.3(8):189-196  共有 841 人次浏览
  • 珀涅罗佩的技艺——杨绛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改造与文体重构
  • [摘要]当代作家、学者兼翻译家杨绛对待自己的文字素来严苛谨慎。她曾将丈 夫钱锺书所参与的集体翻译工作中的反复修改,戏称作荷马史诗中奥底修斯的妻子珀涅 罗佩(Penelope)的织造,织了又拆,拆了又织。而她自己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这种 在已刊文本基础上不断以修订、回忆、更正、补白甚至推翻重来的方式干预传世之作品 的习惯,为研究者探寻其写作心态与语言风格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将考 察杨绛在文学创作生涯中的改造和修订行为,揭示其文学观念中的修辞志趣与文体宗旨。
  • 张 治
  • 全文[ PDF 1726.0 MB ] 2019.2(8):189-198  共有 616 人次浏览
  • 朦胧诗语言的表达阈限及其变构的可能性——以“镜子”语象的分析为中...
  • [摘要]朦胧诗的语言存在着表达的阈限,通过分析“镜子”语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语言意识的“不自主性”,以及其中存在的“诗意/ 失意”的悖谬空间。这种表达的阈限在继起诗人的写作中得以改变,他们通过“多义性”语言的建构,在增强“镜子”语象表现力的同时,也为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写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式参考。这种研究并非是以朦胧诗之后的诗歌来否定朦胧诗的写作,而是通过运用自觉的“诗歌史” 意识,一方面凸显出朦胧诗作为新时期以来诗歌写作的“起源”属性,另一方面则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不同阶段诗歌写作之间的“对话”关系。
  • 张凯成
  • 全文[ PDF 5578.0 MB ] 2020.2(9):189-195  共有 709 人次浏览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